第1生活 总第789期

2025-11-13 09:22 知音官网发布

      在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子女在父母年老时,守在身边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才是孝顺的体现。但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请家政照顾父母。有人质疑,花点钱就把照顾父母的责任推给外人,实在是冷漠又没有担当。还有人觉得,这是 90 后贪图享乐、不愿付出时间精力的表现,是对孝道的背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90后请家政照顾父母,是不孝吗?
编辑|xixi  图|视觉中国
被误读的选择:90后面临的现实困境
       如今的90后,早已不是曾经被人们看作“垮掉的一代”。他们在职场上拼搏,在生活中奋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其中不乏加班到深夜的情况。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回到家后只想倒头就睡,实在难以再分出精力照顾父母。
       更重要的是,许多90后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打拼。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研究报告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2021年流动人才中18 - 30岁人才占比64.4%,高于求职总体的59.4%,30 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在这些远离家乡的90后中,很多人一年只能回家几次,甚至因为工作原因,连过年都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当父母生病或需要照顾时,他们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赶到,无奈之下,只能请家政帮忙。
       再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多90后都是独生子女,不仅要面对自己小家庭的各种琐事,还要承担起赡养四位老人的重任。这种“421”的家庭结构,让他们的压力倍增。一旦父母身体出现问题,需要长期照顾,仅靠自己的力量,实在是难以应付。在这种情况下,聘请家政人员,无疑是一种无奈却又现实的选择。
 
家政服务专业照护的优势
       如今的家政服务,早已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而是涵盖了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心理陪伴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服务。许多家政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他们不仅能熟练掌握各种家务技巧,还能在照顾老人方面发挥出专业优势。
       在生活照料上,家政人员能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比如,根据老人的口味和营养需求,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协助老人进行日常活动,如散步、洗澡、穿衣等,确保他们的生活起居有条不紊。如果老人患有高血压,家政人员会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选择低盐、低脂的食材,为老人烹饪清淡健康的菜肴;若老人是糖尿病患者,他们会精心挑选低糖食材,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确保每一餐既能满足老人的口味需求,又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波动。
       健康护理也是家政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他们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能够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当老人身体不适时,家政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协助老人服药、测量血压、血糖等,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有的家政人员还具备康复护理技能,能够帮助术后或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
       除了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家政人员还能给予老人情感上的陪伴和关怀。他们会陪老人聊天、看电视、下棋,了解老人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排解孤独和寂寞。许多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家政人员的陪伴,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平衡之道理性看待新养老模式
       90后请家政照顾父母,绝不是不孝,而是在现实困境与孝道责任之间,努力寻求的一种平衡之道。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孝道的内涵,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请家政照顾父母,绝非是子女的甩手掌柜之举,而是在充分考量现实状况后,为父母提供优质生活的明智之选。这不仅是对父母的关爱,更是对现代生活节奏的一种适应。
       孝道的核心,应当是给予父母舒适、安心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在温馨与关怀中安享天伦之乐。无论是亲自照顾还是借助家政的力量,只要能达成这一目标,都应被视为孝顺的体现。身为子女,虽无法时刻陪伴在父母身旁,但那份牵挂与关爱从未减少。子女努力工作,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同时用心挑选专业的家政人员,就是希望父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悉心照料。
       不妨换个角度看待请家政这件事,它就像是为父母开启了一扇通往高品质晚年生活的大门。家政人员的专业服务,让父母的生活更具保障;而子女的关爱陪伴,则让父母的心灵得到慰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养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