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23期

2021-03-22 14:44 知音官网发布

为何留法中国学生很多走上了革命道路
 
       从1919年的春天到1921年1月,陆续共有20批、18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漂洋过海。他们之中,出发时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54岁。几十年后,他们之中出现了新中国的总理、共和国元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留法勤工俭学缘起
       20世纪初的法国,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深深吸引着苦寻救国出路的中国青年。
       事实上,早在清王朝覆灭之前,法兰西就曾迎来一批最早的留法先行者。李石曾,晚清重臣李鸿藻的幼子,后来又成为同盟会成员,一生颇为传奇。
       1902年,在父亲李鸿藻同僚的安排下,22岁的李石曾从日薄西山的清王朝,跨海来到气象万千的法兰西,成为中国留学史上留法第一人。
       1907年,在巴黎巴斯德学院完成生物化学的学业之后,李石曾用法文撰写了《大豆研究》。一场事关1800多名普通中国青年命运的勤工俭学运动,正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悄然拉开序幕。
       今天,豆腐作为东方佳肴已在这个美食王国里广受青睐。然而100年前,法国人却并不接受这种食物。转变的关键正是源自人称“豆腐博士”的李石曾。
       1908年,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创了法国第一家豆腐公司。为解决劳工需求,他将老家河北的42名农村青年带到了法国。这些来自河北蠡县布里村的农家子弟从未出过远门,绝大多数甚至连中文都不认识,但李石曾坚持让他们白天做工、夜间学习。这种“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的想法通过实践,得到了验证。
       20世纪初的中国,平民子弟无需支付高昂费用的留法大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同年,李石曾学成回国,在北京成立了“留法俭学会”,蔡元培对此大力支持,特将北京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前国子监南学旧址拨给该会,做留法预备学校校舍之用,由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筹备工作。
       1916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执行机构、华法教育会在巴黎成立。那艘驶往法国的梦想巨轮,即将拉响汽笛。
 
湖南留法生出发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于向英法两国派出了14万华工间接参战,中国成为胜利国一员,接到了参加27个战胜国组织的巴黎和会的邀请。身在北京的李石曾也敏锐地提前捕捉到国际形势的变化,他加速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筹备。1917年,第一所留法预备学校在河北蠡县布里村成立。
       岳麓山下那沸腾的青春,即将融入大时代开启的留法勤工俭学的浪潮。
       1918年6月25日,蔡和森北上途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时遇上狂风骤雨,即兴吟咏了诗篇《少年行》——“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蔡和森的热血诗意,源自恩师杨昌济从北京传来的一个消息: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正在全国发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项前所未有的留学计划,正是针对像他们这样家境贫寒的知识青年。
       此时,华法教育会负责人已先后在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北京城内及长辛店开办了留法预备班,接受湖南青年入学。
       蔡和森将在北京联络的情况写信告诉毛泽东等学友,要求他们把众多的青年都发动起来,甚至可“空全省之学子以来京”。8月,在毛泽东的带领下,24名湖南青年风尘仆仆抵达北京,这其中就包括刚满18岁的李富春。
       10月,北京开来的火车缓慢停靠在保定车站,年仅14岁的湖南益阳少年唐铎,跟随年长的同乡走下火车。37年之后,已成为新中国空军少将的唐铎,依旧对这场人生的初见记忆深刻。唐铎这一批湖南学生岁数都比较小,蔡和森在布里村负责管理并照顾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留法勤工俭学的公费生名额极少,大多数学生都只能自筹经费,像唐铎一样贫苦的这些湖南学生,只能祈求本省乡绅名士来资助。为此,毛泽东和蔡和森辗转于北京、上海与湖南等地,苦苦奔波。
 
四川留法生出发
       1918年春,陈毅的哥哥陈孟熙在报纸刊登的招生广告上,看到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成立招生的消息,兄弟俩商议后,决定前去报考。
       从布里村的第一所留法预备学校开始,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全国范围内相继开设了20多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留法预备班,教授有志青年现代工业知识,开启心智。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首期招收150名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1919年春,他们迎来了一次特殊的考试,以决定四川省政府设立的30名留法勤工俭学公费资助人选。陈孟熙、陈毅俩兄弟顺利考取了公费生名额,成为当时四川省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由于四川各界人士和省政府的支持,川籍留法生的人数后来达到472人。……(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