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70期

2022-05-12 10:22 知音官网发布

“破冰”之后,中美建交为何又拖延了7年
 
       1972年《上海公报》发布,尼克松成功实现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人们原以为新中国与美国的正式建交会在短时间内“水到渠成”,然而,这一等又是将近7年。究竟是什么拖住了中美两国建交的脚步?
“水门”堵住建交之门
       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曾表示,要在他的第二任总统任期内实现与新中国的建交。1973年1月,他如愿连任美国总统。2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第五次访华,带着中美双方互设贸易使团的强烈愿望而来。
       5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在对方的首都设立联络处。联络处在推进中美关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没有国旗的大使馆”。
但就在此时,尼克松开始深陷“水门事件”的泥潭。
       6月17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潜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当场被捕。该事件第二天就被曝光,虽未影响尼克松的连任,但在之后持续发酵。尼克松遭到国会弹劾、被美国民众唾弃,被迫于1974年8月9日辞去总统职务。
       同时,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起石油危机,随后进一步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美国深受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尼克松疲于应付个人和本国的危机,无暇顾及中美关系的推进。
尼克松辞职的次日,时任副总统福特继任美国总统。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尼克松带来的美国社会撕裂、应对经济萧条的影响,以及赢得下一任总统职位。中美关系依然无法成为他的重要关切。
       1975年12月,福特访华。当时,尼克松先前的承诺不能兑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经历了两年的僵持,而且在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年中也不可能有突破。在这种情况下,福特总统方面向中国领导人说明美国的国内情况和对外政策,取得了中方的谅解。
       福特计划把与中国建交放到赢下大选之后再解决,但在1976年的美国大选中,福特失败,民主党卡特当选总统。
 
中美苏的“三国杀”
       卡特的外交决策主要倚重两个人的意见:国务卿万斯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这两人都认为研判中美关系必须把苏联也考虑在内,但他们的看法存在分歧。万斯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必须以不损害美苏缓和为前提;而布热津斯基认为,要改善美国的战略地位,“要更多地注意中国,因为中美关系对美苏关系产生直接影响”。
       这种分歧让卡特对于中美建交犹豫不决。而执政初期,卡特更多受万斯影响。在当时他的《总统备忘录》中,中国事务只被排在第44位。
       其实,与苏联的关系一直显著影响着中美关系的走向,从尼克松时期已明显表现。美国在寻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也在寻求与苏联缓和关系,而且美国政策的重心常常在两者之间摇摆。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中美苏三边关系的总情况是:美苏争霸促使了中美和解,中美和解又反过来促使了苏美关系的缓和,而美苏缓和则使中美和解的紧迫性对于美国来说相对减弱,迟缓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失利,使其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这是尼克松不遗余力地推动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的发布轰动世界。日本朝野震动,中日关系被提到首要事务上。9月25日,田中角荣就任日本首相后第80天,正式访华。29日,中日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而尼克松那边反倒放缓了与中国建交的脚步。除了要准备连任,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他于访华3个月后访问了苏联,并与之成功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缓和了两国关系……(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