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76期

2022-05-12 10:37 知音官网发布

毛泽东对胡耀邦的培养与使用
       毛泽东与胡耀邦同为湖南人,同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具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性格。毛泽东很信任胡耀邦,曾在延安称赞胡耀邦“思想敏锐,口若悬河”,并且着意培养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一句话启发了少年胡耀邦
       胡耀邦见到毛泽东,是在1927年,但是这种“见到”,只是胡耀邦在一定距离开外看到毛泽东演讲。
       当时的胡耀邦年仅12岁,是浏阳县文家市里仁小学的学生,当年的毛泽东34岁,是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兼任中共湖南省前敌委员会书记,秋收起义的领导者。
       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县文家市会师,决定进军井冈山,开辟根据地。为了鼓舞士气,9月20日清晨,毛泽东在文家市镇里仁小学校操场上给1500余人的起义部队讲话。12岁的胡耀邦和同学们爬到墙头上看热闹,爬到墙头上的胡耀邦看到,一个穿着白色土布褂子的高个子走到队伍前高声讲话,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人名叫毛泽东。
       几十年后,胡耀邦回忆说:“我12岁时,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文家市镇集中。那天我第一次看到毛主席给起义部队讲话,他说:‘我们现在力量还小,还是一块小石头,可是总有一天能够打烂蒋介石反动派的那口大缸!’”
       对于胡耀邦来说,这是毛泽东影响自己人生选择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激发了胡耀邦将一生献给中国革命事业的雄心壮志,以至于时隔几十年,胡耀邦仍然将毛泽东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秋收起义点燃了浏阳农村的革命火种。胡耀邦的父亲胡祖仑是乡苏维埃政府的土地委员,母亲刘明伦是乡妇联主任,哥哥胡耀福任团支部书记,大姐参加了苏区妇联……胡耀邦政治信念的选择,与全家投身革命有着必然的联系。
       1929年夏,胡耀邦从里仁高小毕业,考入浏阳县立中学。他一入学就积极投身革命活动。这年12月,回家乡度寒假的胡耀邦秘密加入青年团,正式进入革命队伍。
       1930年4月,浏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胡耀邦担任乡少年先锋队队长兼儿童团团长。10月,被调到区委做宣传工作。刚刚报到,正值中共湘东特委到浏阳挑选青年干部,胡耀邦入选,前往江西苏区。他从此离开了自己家乡,成为一名“红小鬼”。
 
“我们红军自己培养出来的秀才’”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胡耀邦被编入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第二团,担任共青团总支书记。长征中的胡耀邦一身二任,既是中央工作团第二团的共青团总支书记,是干部,同时也是一名战士,他按照普通战士要求自己,一身战士装束:肩扛步枪和子弹袋,背着简单的行装和干粮袋,胸前挂着四颗手榴弹。胡耀邦就这样走过两万五千里,1935年到达陕北。
       到达陕北的第二年,胡耀邦参加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工作总结会。这次会上,有领导同志称赞了共青团工作,还提到了胡耀邦的名字。毛泽东插话向台下问:“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让我看看。”当身材瘦小却精明强干的胡耀邦站起来时,毛泽东幽默地说:“是个幼稚味还未完全脱掉的同志嘛!”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认识胡耀邦。
       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党迅速扩大队伍,迫切需要干部,特别是在配备中央机关领导干部时,需要挑选在中央苏区工作过、较为成熟的干部,经过长征,这样的干部已很稀缺。毛泽东考虑要使用和培养胡耀邦等一批经过长征的年轻干部。胡耀邦先后被任命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1937年被调到抗大学习……(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