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808期

2022-12-07 16:15 知音官网发布

邓小平访美回望:中美战略关系的“拓展”之旅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对美展开访问,与美方就全球局势、地缘政治和双边关系等方面进行会谈,从战略层面为拓展建交后的中美新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邓小平访美背后的大历史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推行“遏制”战略,不仅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外交上孤立中国,在战略上更是打压中国,企图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1950年中苏结盟后,中美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几乎毫无战略互信可言。1963年中苏论战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甚至于1969年爆发了“珍宝岛海战”,中苏同盟名存实亡。美国从中苏对抗中看到了机会,遂派遣国务卿基辛格于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双方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形成了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共识。
       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后,继任者福特在台湾问题上奉行“双轨”政策,严重影响了中美战略关系的推进。
       1977年1月,卡特政府上台后,在战略上依然轻视中国,其推行的“苏中等距离”政策极大延缓了中美建交的进程。当年7月,邓小平复出,就任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重新掌管国防、外交事务,成为当时中国国防建设及对美外交的领导者和开拓者。
       8月,美方派遣国务卿万斯访问北京,以试探中国在建交问题上的“底线”,却因其在台湾问题立场上的“倒退”而受到了邓小平的严厉驳斥,两国的战略互信跌至谷底。
       1978年5月,美方派遣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以美方在正常化问题上“已经下定决心”的承诺,基本重塑了两国的战略互信,建交谈判正式开启。
       12月,为了遏制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改善中美关系,以促使苏联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邓小平亲自参与中美建交后的4次谈判,决定暂时搁置两国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的争议,促使两国达成了以《中美建交公报》为基础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美战略关系由此正式形成,开启了两国战略合作的新征程。
 
沟通球政治军事战略平衡
       中美建交后,为了巩固中美建交的成果、增强中美战略互信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邓小平于1979年1月28日开始对美展开了为期8天的访问。
       1月29日上午,美国总统卡特第一次会见邓小平,双方首先就巩固国际反霸统一阵线展开会谈。卡特指出,维护美国的实力、确保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有力影响是其承担的主要责任。虽然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但全球权力分散仍给美国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一个是从东南亚到非洲国家“弧线”的不稳定;另一个是美国对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增长的担忧。虽然美方认为其可以从中美建交中得到好处,却怀疑双方“是否有能力利用我们的优势来解决我刚才提到的两个问题”。
       对此,邓小平坦言,美方应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应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倾向,并就卡特上述言论反驳道: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前,中方曾多次表示,世界面临着不稳定、不安宁的局面。毛泽东曾反复强调战争的主要危险来自苏联,呼吁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并把美国包含在共同战线上。这显然是邓小平在从战略层面上提醒卡特总统,美国未来应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来强化双方共同应对苏联威胁的行动……(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