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830期

2023-06-30 18:06 知音官网发布

青年毛泽东的游学与悟道
       青年毛泽东主张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著奇文、创奇迹,做个奇男子。他曾经扮作乞丐开展游学调查,并领悟到人生大道。1917年暑假,湖南一师的学生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不带一分钱,漫游了5县,历时约1个月,收获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
 
游学缘起:读无字之书
       游学古已有之。古代文人为了丰富知识和阅历,到外地游历学习、拜师会友,称之为“游学”。由于文人不事生产,大多较穷,为了维持生活,途中往往卖诗文、对联给商户或大户人家,类似于乞讨,俗称“打秋风”。
       毛泽东游学不是简单地为了游山玩水或者拜师访友,而是“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并深入了解社会,增加见识。
       1913年,孔昭绶校长主持制定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章程》规定:“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实事求是。”鼓励学生搞社会调查。毛泽东曾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作为学生,一种可行的社会调查的方式就是游学。
       在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当过几次“游学先生”。其中,时间最长、成效甚大的一次是1917年与萧子升的游学之旅。
       一日,毛泽东在《民报》上看到一则新闻,讲两个中国青年徒步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受到启发,也想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他的好友萧子升恰好也有这种想法,于是结伴同行。二人不带一分钱,各自仅带一把雨伞、几件衣服和文房四宝就出门了。他们不带钱是想借这种机会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并深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读懂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1917年7月,毛泽东和萧子升一身乞丐装扮,从长沙小西门出发,开启了一段曲折的游学之路。
 
游学历程:体民生之艰
       游学的第一关是过湘江。怎么过?有3种方式:一种是坐免费的公船,一种是坐收费的私船,一种是游泳。按照毛泽东的能力,他完全可以游泳过去。但萧子升不会游泳,而且带着行李,游泳不方便,只好坐船。他们觉得坐免费的公船没挑战性,于是选择坐收费的私船。他们没一分钱,付不起船费,但也不能白坐。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帮船夫撑船,勉强用工钱抵了船费。
       游学的第二关是恶劣天气。要战炎热、斗酷暑,经历风吹日晒雨淋。一天,他们到了宁乡县夏铎铺的石仑关,途中遭遇暴雨,随身带的旧纸伞散架了,两人浑身透湿,又累又饿,来到村头的李家伞铺休息。他们想买两把新伞,但没钱。于是,毛泽东现场赋诗一首送给店主:“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店主非常钦佩他们的才华,热情款待他们,并赠给他们两把新伞。
       游学的第三关是饥饿。一天早上,他们到了宁乡县,肚子饿了。毛泽东向路边店打听到附近有个读书人家,人称“刘翰林”,于是想去找他“打秋风”。他们合作了一首诗送上去:“翻山渡水之名郡(毛),竹杖草履谒学尊(萧)。途见白云如晶海(萧),沾衣晨露浸饿身(毛)。”刘翰林看后,知道他们的来意,把他们请到家里,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交流了一下学问,然后赠送他们40个铜板。出门后,他们花了8个铜板,在一家小餐馆饱餐了一顿。
       游学的第四关是露宿。途中,他们一般找农家或旅店投宿,有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露宿野外。去安化途中的一天晚上,他们露宿河堤。毛泽东风趣地说,沙地为床,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并指着一棵老树说,这就是衣柜,说完顺手把雨伞、包袱挂在树枝上。睡前,萧子升要去河边洗脚。毛泽东笑着说,你还要保持你的绅士习惯啊,你是一个要饭的绅士呢。
       游学的第五关是旁人的鄙视。“要饭”是容易受人鄙视的。一天,他们碰上一个态度恶劣的吝啬老头,不但不给他们饭吃,还对他们恶语相向。他们采取讲道理和“赖着不走”的方式对付他。他们说:“讨饭并不犯法,只有残忍和心地不良的人才拒绝给叫花子饭吃。”最后,老头答应好好对待叫花子并给他们饭吃,他们才离开……(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