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3年12月下半月版

2023-12-25 12:13 知音官网发布

“傻”场长镇守鄂西屋脊:林卷千重浪,风凝万里霜
真颜
       从风华正茂到年过花甲,李能阳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地处“鄂西屋脊”——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巴东县绿葱坡镇的三尖观林场,将昔日荒山打造成了恩施版的“塞罕坝”。
       鲜为人知的是,用坚守与执着书写绿色传奇的李能阳,一度不被儿子理解,父子间的关系十分微妙……
守护山林:不称职的父亲有担当
       李能阳,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绿葱坡镇刘家荒村。1981年,高中毕业的他到绿葱坡镇的三尖观林场当了一名“挖窝工”。李能阳踏实肯干,老场长有意培养他做接班人。
       不料,3年后,乡政府任命李能阳回刘家荒村当村干部,这一干就是10年。其间,李能阳和当地姑娘税典芝结婚成家,在1984年迎来了大儿子李飞,一年多后又添了小儿子李显。
       1994年底,由于三尖观林场老场长退休之际的全力举荐,李能阳回到三尖观林场接任场长,等待他的是9名职工、几间泥巴房、20多万元外债和3000多亩山林。
       道阻且长,李能阳不愿辜负老场长的信任,带着职工起早贪黑,克服困难挑土上山,将一棵棵树苗种植在附近1500余亩石头山的石缝里,慢慢将石头山变绿,林场规模也一点点扩大。
       那时候,考虑到村里的学校离林场较近,税典芝在家要干农活、照顾他年迈的双亲,李能阳就将两个上小学的儿子带在林场生活。
       李能阳既当爹又当妈,还要面对很多工作。他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够职工们一天饮用的开水,在其他人到来之前,打扫好猪圈、工具房等屋子的卫生,吃完早饭再出门巡山、种树,陪伴儿子们的时间非常少。
       两个儿子成天被放养,调皮的大儿子李飞成了不省事的主儿。
       一个冬日,李能阳正忙时,老师给他打来电话,说李飞因座位在教室门口,被风吹得很冷,一气之下要和老师打架。李能阳大吃一惊,连忙赶到学校,揪住李飞,让他跪在现场,完全不顾李飞哭红了的双眼。
       还有一天,李飞在林场的树林中玩火,李能阳得知后火冒三丈,第一时间抓回他,将他衣服脱光绑在凳子上,狠狠地揍了一顿。末了,他气呼呼地警告儿子:“李飞,你必须给我保证,今后无论如何都不准在林场玩火,否则我打断你的腿!”“呜呜呜,我保证……”年少的李飞哭得伤心欲绝。
       此后,李飞一连好多天都不理睬父亲。李能阳想着他这是小孩子脾气,也没放在心上。
       李能阳不知道,李飞心里的不满还不止这些,他不理解李能阳自从担任林场场长后,即便自家离林场不到5公里,父亲也难得回家,甚至连春节期间都是在林场度过。
       有一次,有人当着李飞的面和李能阳开玩笑:“你天天都在林场忙,像是卖给了林场。”李能阳一笑而过,李飞却记在心里了。他心疼母亲不辞辛苦地在家打理家务和农活,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也生气父亲完全不顾家。
       李飞记得有一次,林场急需一笔资金,父亲不得已卖掉家里耕牛,母亲也不反对,自此翻挖田就靠一把锄头,辛苦自然不在话下。李飞打心底替母亲鸣不平,甚至他告诉别人:“我爸爸的心里只有林场,我和弟弟都没得到过他的陪伴,没感受过父爱,我妈妈那么辛苦,我都不想她对我爸爸好。”
       李能阳不知大儿子的心思,依然一如既往地带领职工植树造林。通过4年奋战,1998年,他们亲手将三尖观林场面积扩大到了近5000亩。
       同年,李飞初中毕业,李能阳希望他能留在林场,李飞却不愿被父亲牢牢盯着,提出要去大城市打工。想了想,李能阳还是支持了大儿子的选择。
       2000年,三尖观林场响应国家“天保工程”号召,全面实行禁伐,护林工人不能再靠伐木挣工资,只能种树、管理树,林场经济陷入困境。
       低谷中,附近的八一林场无以为继,带着20万的债务被合并到三尖观林场,原本就旧债缠身的三尖观林场更难了。职工们看不到林场前景,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李能阳和副场长夫妇,李能阳心中苦涩。
       更让李能阳焦头烂额的是,原八一林场的职工为了拿到之前被拖欠的工资,打官司要求卖掉八一林场的几间办公房屋。2003春节前,他们胜诉。
       法院执行在即,李能阳深知没了那几间房子,八一林场就失去了护林的阵地,那边的林子势必难保,急得天天四处筹钱。
       目睹李能阳的无助,李飞和税典芝想帮忙,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武汉一家知名企业打工的李显,拿出准备在县城买房的28万元钱递给李能阳:“爸爸,你借别人的钱要认利息的,到时还钱压力大,干脆我先不买房子,这笔钱你拿去发工资吧!”
       “太好了,有了这些钱,职工就能过个好年了!”李能阳接过那沉甸甸的28万,眼睛湿润了。
       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后,李能阳又开始为林场的未来着想。他开始尝试在林场种蔬菜和中药材,为林场寻求出路。李能阳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林场谋发展,职工们都看在眼里,渐渐陆续回到了林场,和他一起植树护林。
子承父业:读懂林海赤子深沉的爱
       2006年,在外打工的李飞回到了三尖观林场。当时,林场收入有限,李能阳没钱给大儿子发工资。好在李飞并不计较工资的事,他其实另有打算。
       原来,父亲长年以林场为家,家里全靠母亲打理,李飞早就怀疑父亲会不会另有隐情,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查证。如今既然回到了林场,他决定利用工作之便偷偷跟踪父亲,看成天不着家的父亲究竟在忙些什么。
       那天,李飞一路尾随着父亲,发现父亲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那一棵棵树木。只见他走到一棵参天大树跟前,立住了脚步,然后一把抱了上去,嘴里喃喃说道:“你比我小2岁,以前主干一只手就可以握住,现在长大了,我用双手都抱不下了。”
       原来,这些树就是让父亲长年累月不着家的“老相好”啊。李飞的心被触动了。
       儿子对自己的“监视”,李能阳浑然不觉。第二年,李能阳带着李飞开始试验在林下种植黄连,父子俩历经3次失败才种植成功。看到黄连成活时,李飞高兴得搬来四盆黄连和两把藤椅,放在林场大门口,和父亲拍了一张合照。
       父子俩难得地拍一次合照,和儿子靠近的那一刻,李能阳觉得他们的心也近了。
       大年三十晚上,李能阳破天荒地拿出100元钱,满怀歉意地递给李飞:“李飞,爸爸给你发压岁钱了哦。”李飞意外惊喜,表面上却假装不在乎地笑道:“嘿嘿,才一百呀?”
       李能阳嗔怪儿子:“臭小子,还嫌少啊?等以后林场条件好了,爸爸再给你多发。”“好嘞,爸爸你要说话算话哈!”李飞开心地回应父亲。
       这是李飞第一次收到父亲的压岁钱,也是他身为林场职工两年来,当场长的父亲第一次给他发工资。发现严厉的父亲也会用这种仪式感来表达父爱,李飞的心里涌起阵阵温暖。
       就在李飞觉得父子关系越来越好之际,接下来的几件事,又让双方的感情受到了冲撞。
       2008年冬天,因一场罕见的雪灾,三尖观林场积雪近1米深,大量落叶松被雪压得倒伏、断裂。李能阳心急如焚,一连几天都带着职工冒险进山,清除松枝上的积雪和冰凌,抢救了上千棵落叶松。
       与此同时,原本就有严重颈椎病的税典芝积劳成疾,知道李能阳忙,她没有打电话告诉他,任由自己扛着忍着。
       半个多月后,李飞回家看望时,才发现母亲已卧床不起,吓得连忙将她送到医院,税典芝这才化险为夷。事后,虽然税典芝只字不怪李能阳,李飞还是觉得父亲对母亲关心不够,心里只有林场,没有家人。不久后,他的婚礼又证明了这一点。
       2009年11月,李飞和妻子刘卫在林场举行婚礼。此前,李能阳就给全家人打“预防针”,说李飞婚宴需用的柴火不能用林场的,他会亲自从家里搬柴火到林场,还提前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李飞,你们在林场举行婚礼,别忘了交2000块钱的场地费啊!”
       李能阳的话刚落音,李飞就气呼呼地问道:“爸,林场职工的儿女在林场举行婚礼的不少,你作为场长一分钱都不收,为什么我是你儿子却要交费?这不是区别对待吗?”
       税典芝也难以置信地问他:“老李,林场最不缺的就是柴火,你要我们从家里搬柴火到林场也就算了,可这场地费怎么只要儿子交?”
       李能阳一时被问住了,片刻后,他说:“这不是区别对待,我毕竟是场长,有些事情应该要做得更好,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在搞特权。”
      想想父亲一辈子为林场任劳任怨,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让他背负以权谋私的污名,尽管内心不是太痛快,李飞还是交了场地费。
      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飞对父亲的不解也渐渐减少,尤其是和父亲成为工作上的“父子档”后,他慢慢明白了父亲的不易。
       长期在林子里工作,李能阳双腿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脚踝因为风湿鼓出一个乒乓球大的包,手腕也肿得变形。
       一次,李能阳一连数日砍防火带附近的柴草,可能是过于劳累,他的两只腿肿得有碗粗。那天晚上,李飞扶着李能阳去卫生室打吊针,看到父亲走路深一脚浅一脚,李飞心疼地建议他:“爸,你腿肿得太厉害了,明天白天要休息,不然打针就白打了。”
       “白天休息不行,坡里那么多工人,我不去不放心。”李能阳一脸肯定地说。李飞知道父亲要事事冲锋在前,只好依他。
       每天,李能阳不是扛着锄头,带着职工种树,就是穿着雨靴,带着手电和镰刀,开启他的巡山工作。有一次,李能阳带着李飞一起巡山,途中路过一棵粗壮的参天大树时,李能阳敞开怀抱拥抱大树,骄傲地告诉儿子:“看,这棵树是我30年前亲手栽种的,现在两个人都快抱不下了。”
       看着他眼里满满都是喜爱之情,李飞莫名感动,忍不住上前从父亲的对面环抱大树。四只手拉在一起的一瞬间,父子俩相视而笑。
       还有一次巡山时,父子俩遇见一群野猪,年轻的李飞没见过野兽,吓得进退两难。关键时刻,李能阳大吼一声,受惊的野猪们顿时四散而逃。
       “爸,你可真牛啊!”李飞对父亲的胆量敬佩有加,李能阳笑道:“哈哈,其实我心里也害怕,但一想到野猪可能会伤了树苗,胆子就瞬间变大了。”
       父亲这是有多爱林场的大树小树们啊,李飞不由得提起了小时候在树林里玩火的事情,满怀愧悔地说道:“爸爸,我当时真是不懂事,被您狠揍一顿后,生气了很长时间,还一直怪您太狠心,现在才知道,玩火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您应该惩罚我。”
       昔日调皮的儿子长大了,李能阳百感交集:“李飞,爸爸当年那样惩罚你,事后我也很心疼。可林场不能生火,万一酿成火灾就成大祸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呀!”“是的,现在我知道错了,都怪我当年太淘气了。”李飞说罢,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见他这模样,李能阳也乐了。
执着坚守:30年打造恩施版“塞罕坝”
       让李能阳感动的是,大儿媳刘卫很贤惠,经常劝说李飞要尊重、支持父亲。2010年,林场要建苗圃、修进场公路,却苦于资金不够,李飞和刘卫知道后,将两人的8万元积蓄给了李能阳,李能阳幸福又内疚。
       这年下半年,李飞的女儿出生了。那天,看着粉嘟嘟的孙女,升级当爷爷的李能阳眉毛都笑弯了。
       在给孙女取名时,他告诉家人们,自己6岁时,抗美援朝归来的父亲李正国,转业任职当时九盘公社的书记,组织了植树造林、消灭荒山的千人大会战,如今自己和儿子接过老父亲的衣钵,都在林场种树护林,他希望孙女将来能将林业接力棒传下去,想给她取名李依林。李飞夫妻明白父亲的用意,举双手赞成。
       2014年,湖北省林业厅推荐李能阳到咸宁市的一家林场搞管理,每月工资6000元。
      职工们都知道,多年来,李能阳领到手的工资比他们少,李能阳家里还住着以前的老房子,6000元的月薪无疑具有很大诱惑。李飞也劝父亲:“爸,您总是宁愿自己吃亏,不让工人吃苦,林场的脏活累活抢着干,实在太辛苦了,要是能换个轻松的管理工作也不错。”
       李能阳明白儿子是关心自己,但还是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李飞,我在这儿干了二十多年了,对这片山地和林子有感情,舍不得离开这里。”见此,李飞不再劝说。
       坚定了扎根林场的决心,李能阳又一头扎进林场的工作中。当时,恩施州林业局将一些育苗项目交给三尖观林场。李能阳不负众望,通过数年的反复试验,亲手培育出珙桐、红豆杉、厚朴等珍贵苗木,在林场建了40余亩苗圃基地,注册成立一家苗木公司。此后,这些苗木每年为林场增加10多万元的营业额,职工们越干越有劲。
       年复一年,李能阳带领职工们每年植树造林至少500亩,逐渐将周围的荒山变成了万亩林海。渐渐地,万木葱茏的三尖观林场成了县级森林公园,30余公里的进场公路成了护林通道,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人们都称这里是恩施版“塞罕坝”。
而李能阳也相继获得“全国绿化奖章”“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五一劳动奖”等荣誉,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树能人。
       欣慰之余,李能阳抓住商机,引进一家企业投资200余万元,让林场拥有了漂亮的民宿。此外,林场还发展了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3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30亩,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除了树木和经济作物,李能阳每年都要在林场养八头猪,用于改善平时林场的伙食和接待。单靠这几头猪还不够,税典芝每年在家养6头猪,每年免费送4头杀好的猪给林场,还会送来不计其数的鸡蛋、蔬菜,李能阳非常感激她。
       有一次,妻子背着两只鸡和土豆来到林场时,他动容地向她许诺:“老婆,你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一直为我和这个家在辛苦付出,我却不能为你做什么。你放心,等我攒够了1万元钱,我们就去看看天安门。”“好啊,你赶紧快快攒钱,我等着这一天哈!”税典芝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丈夫。遗憾的是,李能阳的钱太难攒了。
       终于到2022年,李能阳有钱了。这一年,他获评“荆楚楷模”和“最美巴东人”荣誉称号,获得了1.5万元的慰问金。
       拿到这笔钱时,李飞原以为父亲要带母亲去北京看天安门。谁知,当时林场正好修路,赶上要付挖机的费用,李能阳转手就将这笔钱付给了挖机老板。
       当年年底,巴东县委宣传部来林场慰问李能阳的时候,硬塞给他1000元钱红包。李能阳推辞不过,只好暂时收下。到了2023年“三八”妇女节,他又将这1000元作为奖金,发给了林场的10个女职工。
李飞知道父母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23年暑假,他提出自己出钱,让二老去北京旅游,可惜的是,李能阳根本抽不出时间。
       李能阳确实太忙了。自从担任三尖观林场场长后,他春节几乎都在林场度过;他每年巡山300多天,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30年可绕地球22圈;他带着一帮护林人造林1万余亩,栽树近160万棵……
        有人说,李能阳一辈子只干种树一件事。他十分满意大家对他的这一评价,骄傲地说:“我用有限的生命守护绿色生命,我老了,山常青!”

编辑/戴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