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4年4月·月末版

2024-05-06 16:58 知音官网发布


定坝“神针”53载搏风击浪:浩浩南水,汤汤北上

文/邓艳
       2023年9月30日晚上9点40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开8孔泄洪!两公里外,有位白发老人在家中执笔疾书,计算着大坝的泄洪数据。她就是被誉为丹江口大坝“活字典”,唯一一位参加过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初期建设、运行期管理,大坝加高新老混凝土结合试验项目以及加高工程实施全过程的亲历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汉江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工程技术部顾问杨小云。
       在儿子周勇的记忆里,杨小云不仅是功勋卓著的水利专家,更是他们眼里的“背影妈妈”,是子女们永远努力追赶的人生榜样……
奋斗青春:搏风击浪汉江畔
       2023年3月,湖北省丹江口工程展览馆门口的玉兰花竞相开放。
       这天清晨,周勇开车将母亲杨小云送到展览馆,刚停好车,母亲就利索地开门下车,然后对他挥挥手说:“快去上班,我走了!”已84岁的杨小云作为特邀讲解员,为前来研学的大学生讲述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史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历程。周勇看着母亲微弓着背,稳步向前,跟他记忆里那个风风火火的背影,在这一刻融为一体……
       杨小云,196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出生于江苏金坛农村的她,深知排灌水对农业的重要性,毅然选择了这个艰苦且女生少的专业,成了班级里“五朵金花”之一。
       大学期间,杨小云跟同学周子明确定了恋爱关系。1963年大学毕业后,为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南水北调”伟大构想,两人一起来到丹江口。
       起初,杨小云被分到浇筑团四大队实习锻炼,每天啃干粮馍馍,住简易工棚,晴天浑身汗,雨天全身泥。因设备不足,当时施工只能靠人工和半机械化进行,满怀干劲的她,50公斤的水泥袋扛起来就走,水泥灰和着汗水烧烂了肩头,擦一擦接着干。
       此前一年,丹江口大坝主体建设因混凝土质量问题停止施工。接下来两年,杨小云与同事们经过大量的混凝土补强工作实验,上交了一份科学严谨的实验报告,为丹江口工程复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1964年底,大坝重新开工,同年12月20日,杨小云与周子明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婚后三年间,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夫妻俩都扎根一线工地,家里全靠从老家赶来的姨妈照顾。
       1966年初的一天,正在工地忙碌的杨小云忽然听到有人喊:“杨小云,快去医院,你老公吐血晕倒了。”她放下手中的工具,匆忙赶往医院,周子明因胃部大出血,已处于昏迷状态,工友们正排队为他献血。看着毫无血色的丈夫,杨小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当年条件有限,医生冒着极大的风险,为周子明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那时,正值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坝体补强施工的关键时刻,杨小云白天在工地忙,晚上赶去医院陪床,中途还要回家给孩子哺乳。为节省时间,她要克服恐惧,抄近路穿过一片乱坟岗。周子明出院之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将他从建设一线撤了下来,从事技术、计划管理工作。
       1970年7月,混凝土坝浇筑全线升至162米高程,9月,正突击安装溢流坝顶预制梁板时,怀孕7个月的杨小云还在现场连轴转,忽然出现了先兆流产症状,送医后孩子没能保住,还发生了大出血,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也因此落下了头晕的毛病,直到十年后才得以恢复。
       在周勇最初的记忆里,母亲杨小云一直是忙碌的,无论是在工地还是在家,总能看到她右手铅笔、左手图纸的场景。小时候,他跟姐姐喜欢站在图板旁,看着母亲勾勒出各种神奇线条,也会由衷地赞叹:“妈妈,你画的这个图可真漂亮。”
       杨小云总会微笑道:“那你以后长大了,也学这个。”那时,正在建设中的大坝,就在他们眼前一点点升高,许是从那时起,妈妈就在儿女的心底埋下了一颗水利的种子。
       丹江口大坝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一座五利俱全的大坝,同样也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奠基之作,杨小云亲历和见证了大坝下闸蓄水、丹江电厂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六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等每一个重要时刻。她也在一线,参与了土石坝加固处理、坝体排水孔疏通养护、大坝安全监测等多项技术工作。
       正因为太忙,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杨小云总说:“我欠孩子们一个童年。”但是,在孩子们眼中,他们的童年,母亲从未缺席过。
       那个时候,物质条件一般,每逢换季、过年,杨小云都会挤出时间,自己绘制衣服图样,亲手给孩子们做新衣裳。周勇都还记得深夜醒来,母亲“哒哒”踩着缝纫机给他们做衣服的背影。她把忙碌的遗憾,全部密密匝匝缝进孩子们的衣服里,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爱的陪伴。
定坝“神针”:临近退休再担重任
       冬去春来,转眼18岁的周勇参加了高考,原本报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他,阴差阳错被中南工业大学提前录取。杨小云担心儿子未能如愿学水利,会有情绪,但周勇的话让她放下心来:“妈,没关系的,都是搞技术,本质还是一样的。”杨小云欣慰地说:“对,每个岗位都有它的意义,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好。
       那时候,通信条件有限,杨小云有空就会给儿子写信,交流学习问题,并鼓励他:“你只要认真学习,你在学校的好成绩、你的专业能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久后的一天,宿管通知周勇有人找,他下楼才发现竟是风尘仆仆的母亲,原来是杨小云出差广东,返程路过长沙来到学校。
       那天的见面,周勇兴奋地跟母亲分享着自己对所学专业产生的浓厚兴趣。临走时,母亲塞给儿子一袋龙眼:“这是我从广东带过来的新鲜龙眼,你拿去跟同学们一起吃。”
       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周勇明白,母亲说是顺路,其实是专程而来。她工作如此繁忙,中途下车辗转而来,耽误的时间不知要熬夜多久才能补回来。就这样,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勤奋刻苦,学成归来,在之后的工作中,也迅速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一家人在不同岗位上,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
       1994年1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为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技术要求,20世纪70年代竣工的丹江口大坝需要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从而使蓄水位和库容量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需求,以及提高防洪标准。
       此时,担任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技术处副处长的杨小云,还有4年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
       但是,如此大的大坝“贴补盖帽”工程,其规模和难度在国内外都很罕见。丹江口大坝已运行多年,加高工程的关键难题是坝体新老混凝土结合,只有使新浇筑的混凝土与老坝体能联合受力,才能保证大坝的安全。
       这个核心问题,也是杨小云一直从事的专业领域。接到任务后,她主动请缨,担任大坝加高工程新老混凝土结合现场试验项目负责人,开始了职业生涯里的另一轮攀登。
       1997年,丈夫周子明退休,接过了照顾全家的“接力棒”。而错过了陪伴子女成长的杨小云,又再次错过了含饴弄孙的机会。尽管如此,周勇和妻子表示理解和支持,母亲拥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极强的专业能力,面对国家如此重大的项目,她绝对不会临战退缩,袖手旁观。
       之后,杨小云和团队成员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不断研究摸索,进行了持续5年的试验。最终,成功攻克了新老混凝土结合的难题。1999年,试验工艺和结果经过多方论证,被认定可用于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
       2005年9月25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2006年1月,杨小云被返聘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技术顾问,这一干又是十年。
       这期间,杨小云又全程参加了坝顶、上游面水上水下、廊道内裂缝等缺陷的检查及处理。因涉及部门多、隐蔽工程多、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困难,她每天坚持去现场查看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且协调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各种问题。
       因为对丹江口大坝了解得多,研究得深,所以,大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需要的技术资料,找杨小云咨询时,她总能准确地告诉对方在几号档案柜的第几层。就这样,为了省时省工,大家再去档案馆找资料时,都会先问她具体位置,时间一长,大家干脆称:“杨工就是咱们大坝的‘活字典’。”
       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详细了解大坝水下部分的情况,也会邀请杨小云乘小艇,与他们一道去勘察和介绍情况。尽管已经年逾古稀,但她依然会在颠簸的小船上跟施工单位的同事,毫无保留地介绍坝体水下情况。
       因为担心母亲的安危,周勇多次劝她。为了不让家人们担心,杨小云在现场遇到熟人,会特别叮嘱一句:“你可不能告诉周勇他们在这儿遇见我了啊!”
       有次去外地出差,杨小云买了件漂亮的衬衣,准备送给孙女。家里人看到衣服就笑了:“等晚上您孙女回来,您看看她能不能穿!”“妈,她都已经1.6米了,您还买1.4米的衣服啊。”儿子也忍不住笑道,杨小云歉疚地说:“都长这么高了,我还一直以为是1.4米呢。”
       其实,全家都明白,杨小云是真心疼孙女的,只是人的精力有限,她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水利事业,这么多年,大家也都习惯了她事业第一、家庭第二的观念。全家人也心甘情愿,做她背后最坚强的支撑。而子女们也一直以母亲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锐意进取。2008年时,周勇也成了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余热生辉:割舍不掉的“水利”情
       2010年10月,丈夫周子明胃部不适,被确诊为胃癌,到武汉做了第二次手术。术后,周勇发现父亲变得啰唆了,非要教母亲记账,计算生活开支,还带着母亲到银行教她如何取钱,会反复告诉他们,家里的什么东西,都放在什么地方……
       2012年6月,丈夫去世后,杨小云变得沉默了,周勇理解母亲的伤心,与家人尽量多陪她。但深夜里,他还是看到母亲独坐父亲床边的背影,满是不舍和怀念。之后,周勇和妻子除了在生活上给予母亲更细致的照顾外,更鼓励她寄情工作,以转移注意力。
       2013年,丹江口大坝的加高工程主体通过蓄水验收。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看着丹江口水库的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北一路奔流时,杨小云感慨万千:“我陪着丹江口大坝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呀!”
       那天,远在河北潘家口水利枢纽工作的女儿和在天津工作的外孙女,都激动地打来了电话,向她表示祝贺。杨小云毕生的付出,如今也惠及子孙,让远在北方的女儿一家都喝到了她送去的南水!
       2016年1月,77岁高龄的杨小云结束了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的返聘,彻底地回归家庭。正式退休后,杨小云因为搬家,与周勇和儿媳妇闹起了“矛盾”。
       原来,六年前因为父亲身体原因爬楼艰难,周勇给父母在离水源公司很近的位置租了套平房,一晃多年过去,母亲正式退休了,没有理由继续“独居”在此。但杨小云不愿意搬家,除了因为住这里方便外,还因为,这是她跟丈夫度过最后一段时光的地方。周勇多次做母亲的思想工作,都没做通,只好趁她外出时,直接将她的行李打包搬回了家。
       看到空荡的房间,杨小云生气了,周勇只能哄着母亲:“知道您舍不得这个地方,但是您这么大岁数了,一个人,我们怎么能放心呢?再说,我们都要上班,家里还需要您来发挥余热呢!”
       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早已习惯了退休生活,可对于杨小云而言,退休适应期才刚刚开始,她一天也闲不住!之后,为了方便母亲出行,周勇和妻子多方协调,给家里的步梯房加装了电梯,解决了母亲上下楼难的问题。他们还网购了一个小推车,将买菜、拿快递这些“工作”都安排给了母亲。
       于是,邻居们经常看到,曾经忙碌的杨工每天拉着小推车悠闲地在坝前公园散步,在菜场买菜,到驿站取快递。不仅如此,她还将手绘图纸的功夫用到家庭账目表上,收支表格被她整理得清楚明白,并成为她平静而琐碎的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已经退休,但是,杨小云毕竟不是一般的退休老人,大坝安全始终是萦绕在她心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极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她经常被邀请帮助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解决难题。
       2018年开始,杨小云编写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总结》等重要技术资料。周勇担心母亲长时间伏案工作,会影响身体健康,杨小云感叹道:“几十年好几代人,建设起来的大坝是国之重器。如果我留下的这些资料,能为保障大坝的安全发挥一点作用,那比什么都重要!”
       在躬耕于丹江口工程建设之外,如今的杨小云依旧在为水利工程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0年起,丹江口工程展览馆邀请杨小云作为特约讲解员,以其对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这项伟大工程的深厚感情,讲述大坝的“前世今生”和那些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杨小云还为长江委和汉江集团的团员、党员讲授微团课和党课,让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大坝从历史书上走出来,让老一辈水利人的奉献精神,更鲜活地展现在年轻人眼前。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正月初九,杨小云度过了自己85岁的生日。当周勇问起母亲的生日愿望时,她说:“我现在有三个愿望,第一,是看到丹江口工程整体通过国家验收;第二,是丹江口水库实现蓄水到172.2米设计洪水位;最后是希望能看到引江补汉工程完工。”
        窗外的爆竹声声中,全家人齐唱生日歌,祝愿母亲的愿望一定实现!

编辑/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