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5年9月上半月版

2025-10-10 15:03 知音官网发布



援外“桥哥”最后的托举:英雄归浩宇,所念在苍生
文舒怀
        2025年6月15日,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山东)医疗队队长张军桥,为营救一名当地落海的黑人妇女,不幸牺牲。
       5年前,抗疫归来的张军桥选择走上潍坊的街头,做起了“摆摊医生”。他和队员跪在广场上教授心肺复苏,曾是夏夜一道亮丽的风景。2024年,他奔赴非洲大陆开展医疗援助,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大爱与担当。
       近日,笔者采访了包括山东省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殷金娇在内的张军桥生前的亲友们,还原了他“狂野而珍贵”的一生……
热心快肠:全家出动摆摊救命
       2020年夏,山东省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护士殷金娇接到了张军桥的电话。电话那头,张军桥向她请教:“哪儿网购便宜,能买到价格合适的模型假人?”殷金娇对采购有经验,她向张军桥介绍,模型假人有区别,价格一两百块不等,要看具体的需求。张军桥说,他想去广场摆摊,教市民心肺复苏(CPR)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听罢,殷金娇觉得张军桥是在开玩笑:“你都在想些什么呢?”
       张军桥,1987年出生于山东潍坊,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在学校附属医院担任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他和同医院的祝琴是伉俪。祝琴曾直言,正是看中他暖心的特质,才与其结为连理。两人陆续生下两个女儿,家庭和美。
       2020年2月13日,作为医院第四批、山东省第十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军桥参与了援助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工作。
       跟随医疗队到达黄冈后,张军桥主动要求负责做传染风险系数极高的咽拭子采样,同时配合手术做麻醉工作。
       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张军桥也时常思念远在山东的妻女和家人。
       那天下班后,张军桥总算抽出空来和两个宝贝女儿视频连线。女儿们看到爸爸后,高兴得又蹦又跳。张军桥索性打开背景音乐《你笑起来真好看》,有模有样地跳了起来,父女仨伴着节奏,在手机屏幕前开开心心地跳起了舞。
       在黄冈开展医疗支援工作近两个月后,张军桥随队返回了潍坊。他发现,虽然人们身体素质和医学水平都有提高,但猝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有些猝死的病例,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能不能在市中心摆个摊,利用下班时间,教大家一点急救知识呢?”张军桥将想法告诉了妻子祝琴,得到了她的认可。接着,他便着手筹备相关事宜,而购买模型假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便找到了殷金娇。
       殷金娇本以为张军桥是开玩笑,想不到,这通电话打完没多久,他就付诸行动了。
       6月7日晚上,张军桥带上买好的装备,去了潍坊人民广场“摆摊”。一个人、一副假人模型、一块展板,张军桥在现场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妻子祝琴给他打下手,两个懂事的女儿则在旁边发放相关材料。
       让张军桥和祝琴没想到的是,他们摆摊教急救知识的行动,被人拍了视频,并上传到了网上。很快,有160多万网友给他们点赞。网友纷纷说:“别的摆摊挣钱,他摆摊救命。这样的地摊,不怕再多一点!”
       这样的鼓励令张军桥很振奋,他开始邀请更多同事“入伙”,也有不少医护人员主动要求加入摆摊的行动中,殷金娇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6月底,潍坊的盛夏,炎热无比。周五、周六晚上是广场人流量的高峰期,张军桥、殷金娇、王鹏、姚福旺、庄坤鹏等人下班后,带上四五个模型假人、呼吸隔膜、口罩、消毒湿巾,出发了。
       到了现场,起初门可罗雀,殷金娇心里嘀咕,这有人学吗?没想到,等了一会儿,就来了不少围观的民众。张军桥是典型的山东汉子,嗓门亮堂中气十足。他跪在硬邦邦的水泥地上,一遍遍按压着模型假人,向围观的民众不厌其烦地展示:“稍微快点,力量要足够。”
       两个小时下来,小团队成员累得坐在地上休息。事后复盘,张军桥指点殷金娇道:“你要多锻炼,中气十足,声音才洪亮,否则一场培训都难熬。”殷金娇问:“为啥这么拼?”他说:“万一哪天咱身边人倒了,你手快一点,兴许就能抢回一条命。”
情系苍生:心跳行动星火燎原
       有人讥讽张军桥“作秀”,他毫不在意:“如果有一天你身边有人晕倒,而你能救下他,你就会明白这个‘秀’多值。”
       就这样,“摆摊医生”成了大家对张军桥的昵称。与队员们协商后,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张军桥注册了公众号、视频号,殷金娇不仅时常客串出镜,还负责视频拍摄。专业性的知识,在张军桥大众化的叙述转化后,得到了广泛的网络传播。
       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这一行列,“心跳行动”医者联盟志愿队就这样成立了。对此,医院也给予他们极大的支持,专门辟出一间屋子,给志愿队作为科普体验中心。
       “摆摊”是直面民众的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张军桥团队还联系了当地的学校、社区、幼儿园,只要对方有意愿,他就上门给大家上课,无论多远,有求必应。
       殷金娇记得,他们多次去新城区,开车来回就要一两个小时。有一次,返程比较晚,车上三个人,她是离家最远的那个,便抱怨了两句:“桥哥,咱整天这样,连个周末都没有,图什么啊?”“图心安!”张军桥说。
       在张军桥团队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涌现了很多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在烟台、重庆、杭州等地均有普及心肺复苏术公益活动的开展。
       2022年初,中国红十字会正式设立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课程及配套证书后,将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跳行动体验中心定为培训地点。医生们在此授课,不收任何费用。
      作为骨干队员,殷金娇第一次讲课时,张军桥就提出了很多意见。她给学生、实习生讲课较多,用惯了医学专业术语,张军桥及时指正:“我们面对的多数是社区老年人,话语要转换一下。我们需要因人施教,因地制宜。”
       随着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医院体验中心接待不过来。2023年,张军桥找妻子祝琴协商后,决定把自家在医学院附近空置的房子重新装修,改建成“张军桥急救培训工作室”,免费向公众开放,作为心跳行动的活动场所。
       这套房子,原本是张军桥夫妇为女儿上学而准备的。即便不自己住,房子租出去一年也能有近2万元的收入。在得知消息时,殷金娇觉得不仅桥哥伟大,琴姐更伟大。没有琴姐毫无保留的支持,桥哥不可能放开手脚做公益。
       据初步统计,仅2020年至2023年6月这三年时间,张军桥和团队的伙伴们就做了318场培训,共有2万余人受益。据相关渠道反馈,当地有跑步团的人员倒地了,心搏骤停,在场的培训学员紧急做了心肺复苏,赢得了120急救到来的时间;有健身房教练告诉他们,有人训练时倒地,他亲自救过人……
       2023年秋冬,张军桥报名参加了支援坦桑尼亚的医疗队。在得知消息后,殷金娇对张军桥说笑:“桥哥,想去就去吧!把中国人的热情挥洒在非洲的土地上。”
       志愿队的伙伴们讨论过桥哥离开后,大家各自要负责的板块,以及在非洲可能涉及的帮助。分别的那一刻,殷金娇觉得,大家并没有多少的不舍:“两三年时间,很快的,一丢丢时间而已。”
       闯过了重重审核,一向对丈夫事业无怨无悔的祝琴也很支持,殷金娇听到琴姐念叨:“平时在潍坊,也天天不着家,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去非洲待两年,也跟在家里没多大的区别。”中国医疗队的飞机是从济南起飞的,在出发前,祝琴特意带着女儿一起送别张军桥。
最后的托举,生命在异国狂野怒放
       2024年1月10日,中国第27批支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出发,37岁的张军桥担任队长。坦桑尼亚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设备与人才都缺。为帮助坦桑尼亚摆脱医疗困境,中国自1968年开始派出医疗队,由山东省对口支援。
       中国援坦医疗队驻扎在达累斯萨拉姆(简称达市),这是该国第一大城市。中国医疗队平时主要在达市的穆希比利国家医院展开工作,也会到周边地区做义诊。
       一次义诊中,医疗队发现当地8岁的先天性脐疝患儿路易斯病情严重,随即将他送往穆希比利国家医院接受治疗,但其家人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中国医疗队商议后,为路易斯捐助了全部医疗费用。术后,应路易斯母亲的请求,张军桥还为孩子取了个中文名字:齐鲁。他说:“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记住中国,记住人与人之间不分国界的温情。”
       在达市,张军桥不只是治疗病人,他还引进了中国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等先进技术,为当地医生讲授操作流程,帮助当地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空闲时分,张军桥会剪辑一些视频,作为自己和妻女的交流。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踩着单车,穿梭在达市的大街小巷,自我调侃用山东大葱味儿的口音跟当地人交流,于路边摊体验人间烟火气,一碗羊汤搭配一角小饼就是非洲版的羊汤泡饼……
       在张军桥离开山东的日子里,祝琴一人照顾两个女儿的学业和生活,还在假期带她们行万里路。青岛、烟台与海南的水边留下孩子们的快乐身影,北京的老城街巷有她们的清脆欢笑。而他只能通过看视频与打电话,来触摸这一份难舍的情思。
       2025年5月11日,母亲节,张军桥发了一条视频,他的声音几度哽咽:“亲爱的老婆,母亲节快乐,你辛苦了。不仅要带两个孩子,还要照顾爸妈,照顾我的情绪,我知道你很累!还有8个月我就回去了。我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你想我,我也很想你……”
       6月15日,父亲节。据张军桥一个姓李的学生回忆:“张老师父亲节当天还在朋友圈发女儿为他过节的动态,没想到……”
       就在当天下午,一名坦桑尼亚女子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溺水。正在海边散步的张军桥见状,毫不犹豫跃入海中施救,在海中奋力托举落水者,并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落水者,成功将落水人员托举上岸。他自己却因体力透支溺水,虽经抢救,仍不幸离世,年仅38岁。
       获悉噩耗,殷金娇失声痛哭,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自此失去了核心灵魂。她在朋友圈写道:“没有长亭古道,没有桃花潭水,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是在某个很平常的清晨,我们可能就失去了彼此。”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殷金娇哽咽着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不回来,我们想的只是怎样欢迎他回来,是先让他请一顿饭,还是先调侃他晒黑了多少。我们畅想着未来,却从来没有考虑到意外……”
       6月20日,张军桥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坦桑尼亚的国家医院举行。坦桑尼亚的医护人员,还有国内的同事挚友们纷纷排起长队,怀着沉痛的心情缓缓上前致哀。
       6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张军桥同志为施救当地民众英勇牺牲,用生命践行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从达累斯萨拉姆到广州,再到山东,历经14个小时飞行后,英雄张军桥回到了齐鲁大地。6月25日上午10时25分,张军桥的弟弟抱着骨灰盒走出飞机,骨灰盒上盖着中国医疗队队旗。祝琴捧着张军桥的遗像,紧随其后。她一手扶着张军桥的遗像,另一只手一遍遍抚摸着照片上张军桥的脸。“咱们回家了。”她喃喃自语,泪水不停地流……
       当天,在潍坊市殡仪馆的送别厅内,母亲见到遗像的瞬间,哭喊:“军桥,我的儿啊!”撕心裂肺的哭声击穿了现场所有人的防线,让所有人都为英雄潸然泪下。
       2025年7月13日,夜色渐深,潍坊人民广场上,“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的培训仍在继续。当“01、02、03”的计数声在更多城市街头响起,那一座桥的精神,就会在每一次按压中跃动永存,生生不息……
 
编辑戴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