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942期

2025-09-05 15:47 知音官网发布

国共合作抗日: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五次谈判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的事宜。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周恩来的南京之行已在酝酿之中。可是,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被扣后,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改变了原先的计划……
 
西安谈判形成“三八协议”
       1937年2月8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率中央军进驻西安。蒋介石委派他为全权代表,后来又增派张冲和贺衷寒,参与在西安举行的与周恩来的谈判。中共后来也增派叶剑英参加。
       3月8日,周恩来、叶剑英和顾祝同、张冲、贺衷寒再次坐下来,共同商讨形成一个总结性的条文,并决定由周恩来负责文字的起草,这便是“三八协议”,其主要内容是:
       (一)中国共产党承认服从三民主义的国家和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彻底取消暴动政策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停止赤化运动;国民政府分批释放监禁中的中共党员,容许共产党在适当时期内公开。
       (二)取消苏维埃政府及其制度,将目前红军驻在地区改为陕甘宁行政区,执行国民政府统一法令与民选制度,其行政人员经民选推荐,由国民政府任命;行政经费由行政院及省政府规定。
       (三)红军取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蒋介石的统一指挥,其编制人员、给养及补充与国军同等待遇,其各级人员由自己推荐,呈报军委会任命,政训工作由军委会派人联络;将红军中最精壮者编为3个国防师,计6旅12团及其他直属之工、炮、通信、辎重等部队,在3个国防师上设某路军总指挥部;将红军的地方部队改编为地方民团或保安队;红军学校办完本期后结束;此外,在河西走廊令马步芳、马步青部停止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
       可是,这个协议却因贺衷寒的修改而改变了内容,这便是:红军改编为3个师后,每师只能有1万人,共3万人,政训人员由南京政府派人参加,各级的副职也由南京政府委派,取消“民选制度”,改“民选推荐”为“地方推荐”,甚至删去了协议中的停止攻击红军西路军的条款等等。
       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贺衷寒是要以红军西路军困陷河西地区,而“束缚我们”、“胁迫我们”。认为在西安与顾、贺继续谈判,已经没有实际价值,要求直接与蒋介石面谈,以期问题的根本解决。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周恩来的意见。
      3月13日晚,周恩来会见张冲,提出将“三八协议”直接送达蒋介石的要求,表示:贺案是我们所否认的,但是,两党合作抗日和拥护蒋委员长的方针,不会因贺案而发生动摇。
 
杭州谈判蒋介石的承诺
       蒋介石答应与周恩来在杭州会谈。3月下旬,周恩来乘飞机前往杭州。抵达上海时,他抽空与宋美龄会晤,请她将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谈判的十五条意见转交蒋介石。一到杭州,周恩来便在潘汉年的陪同下,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并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
       (一)陕甘宁边区成为整个行政区,不能分割;(二)红军改编后人数须达4万余人;(三)3个师上必须设总指挥部;(四)国民党不能派遣副佐及政训人员;(五)红军学校必须办完本期;(六)红军防地须增加。
       听完周恩来的讲话,蒋介石态度温和,他说:这些都是小节,容易解决。中共在几个月后便可参加国民大会、国防会议;陕甘宁行政区可以是整个的,由中共推荐南京政府方面的人任正职,中共派人任副职;红军改编为3个师,4万余人,可以设总指挥部;绝不派人破坏中共的部队;粮食接济定额设法解决。
       周恩来杭州之行,取得成效,不管怎么说,蒋介石总算在口头上答应红军保持4万余人,承诺陕甘宁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区。3月30日,周恩来携带同蒋介石联系的密电码返回延安。
       周恩来期待着再与蒋介石的谈判,并为此做细致的准备。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周恩来关于下次会谈的方案,在4月2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就制定民族统一战线纲领、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和选举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慎重的讨论。
 
蒋介石要求毛泽东、朱德离开红军
        1937年6月4日,周恩来上了庐山。此时,蒋介石正在庐山筹办暑期训练团。从8日到15日,周恩来同蒋介石进行了多次交谈,宋美龄、张冲也在座。可是,周恩来却发现,蒋介石虽然没有推翻杭州会谈,却增加了一些附加条件,使谈判难以进行下去……(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